【全国两会上的豫商声音】张全收: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,积极参与乡村振兴
作者:admin 时间:2018-03-08 阅读量:2863 来源:豫商播报


大河网-河南人大网联合报道(记者 莫韶华 范昭 李昊阳/视频)“有困难,找全收”,这是流传在农民工兄弟间的一句话。近20年来,广东豫商张全收用自己的善心,捐资助学、敬老孝老、扶贫济困、建桥修路,累计捐出善款2000多万元,帮助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,为农民工带来100多亿元劳务收入。3月4日下午,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邀请到这位“农民工司令”张全收,谈谈他的两会心声。 

  转变思维 从为农民工搭建平台到呼吁返乡创业

  张全收自幼家境贫寒,12岁因贫辍学,15岁外出打工。每当生活陷入困境,总有乡亲拉他一把,所以他很早就懂得“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”,所以他做出了开篇描述的那些事。这些年,作为拐子杨村的书记,他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富起来。

  中国富不富,关键看农村。谈及乡村振兴战略,张全收认为,现在全国都瞄准了农村的发展,要想取得长远发展,首先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,要一步一个台阶,自身不能盲目发展。另一方面,全靠国家输血不造血是不行的,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,要将这样的口号切实做到实处。

  因为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,张全收特别关注外出务工人员,为他们搭建就业平台,但现在他更倾向于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,“一个人带动几个人,几个人带动一片人,共同投入到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中来。” 

 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做真正的农业继承人

 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、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“陌生”,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、整体素质偏低、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。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、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,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。

  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,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“职业”,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“身份”。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生产经营型、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。在当前人口红利萎缩、劳动力资源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,实施乡村振兴工程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是意义重大。

  培养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“谁来种地”的现实难题,更能解决“怎样种地”的深层问题。首先要在粮食主产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,培育发展家庭农场、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。

  其次,在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上下功夫。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依托,雇佣专职讲师,建立弹性学制,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,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与扶持类政策挂钩,激发农民提高种养殖技术的内生动力。